廢水蒸發器的工作原理
主要基于熱傳導和蒸發原理,以下是常見類型的具體工作原理:
普通蒸發器
廢水先進入蒸發器,通過加熱管束等加熱部件將熱量傳遞給廢水,使其升溫達到沸點并迅速蒸發,產生的水蒸氣經過冷凝器冷卻后,轉化為液態水排出可作為純凈水源回收利用,而廢水中的有害物質則殘留在濃縮液中,從而實現廢水的凈化與濃縮.
MVR蒸發器
蒸發產生的水蒸氣被低速離心風機或壓縮機重新壓縮,使其溫度和壓力升高,熱焓增加,然后作為加熱蒸汽送回蒸發器的加熱室,使料液維持蒸發狀態,加熱蒸汽自身則冷凝成水,充分回收利用了蒸汽的潛熱,除開車啟動外,整個蒸發過程中無需額外的生蒸汽,大大降低了能耗.
三效蒸發器
廢水首先進入預熱器與加熱蒸汽進行熱交換升溫,然后依次進入一效、二效、三效蒸發器,在各級蒸發器中,廢水與加熱蒸汽多次進行熱交換,使廢水中的水分逐步蒸發,加熱蒸汽的溫度逐漸降低,實現能源的回收利用,蒸發后的水蒸氣經冷凝器冷卻凝結成水排出,濃縮后的廢水則排出進一步處理.
低溫蒸發器
通過壓縮機壓縮冷媒產生熱量,在真空和負壓作用下使廢水在較低溫度下沸騰蒸發,水分轉化為水蒸氣后進入蒸發冷凝器中冷凝成液態水排出,而濃縮液則留在蒸發器內,待一個蒸發周期完成后排出.